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与文化素养,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对于组织参加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晋教语函〔2025〕6号)要求,近期,由校团委主办,新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团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和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团委联合承办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在我校化学楼报告厅举办。大赛涵盖“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和“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四大板块,全校师生踊跃参与,以多样形式展现对中华经典的热爱与传承。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中,19支参赛队伍各展所长,大胆创新,巧妙融合多人协作、沉浸式配乐等多元艺术形式,将经典文本进行创造性演绎。随着背景音乐缓缓响起,选手们或慷慨激昂,或深情婉转,以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带观众领略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壮阔,感受李白《将进酒》中豪放不羁的盛唐气象;在《再别康桥》的轻柔诵读里体悟离别哲思,于《少年中国说》的铿锵誓言中激荡青春热血。跨越千年的经典篇章,在选手们的精彩演绎下焕发出全新活力,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多元魅力。经过激烈角逐,5支队伍凭借卓越的表现脱颖而出,将代表学校奔赴省赛,在更高舞台上传播经典之声,彰显文化自信。
“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通过“视频提交+线上评审”的方式,17组作品脱颖而出晋级校赛。校赛现场,选手们化身诗词使者,引经据典,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丰富灵动的肢体动作,结合多媒体技术,将《钱塘湖春行》中西湖早春的盎然生机娓娓道来,把《过零丁洋》里文天祥的浩然正气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深入挖掘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在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诗词文化盛宴,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最终,6件佳作脱颖而出,即将代表学校出征省赛,续写诗词传承新篇章。
在“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中,师生积极响应,共提交55件涵盖钢笔、粉笔、毛笔的书法作品。赛场上,参赛者全神贯注,笔锋流转间尽显汉字之美。钢笔字线条流畅、结构精巧;粉笔字于黑板方寸间展现工整巧思;毛笔字挥毫泼墨,或苍劲或飘逸。经专业评委严格筛选,39件兼具艺术性与规范性的佳作脱颖而出,将代表学院征战省赛,传递师生对汉字文化的敬畏与书写风采。
“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同样精彩纷呈。60名师生精心雕琢40件参赛作品,以刀为笔、以石为纸,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镌刻于方寸之间。由专业教师组成的评审团秉持公正原则,对作品层层把关,最终13件构思精妙、技艺精湛的作品入选省赛,彰显我校师生在篆刻艺术领域的深厚功底与创新活力。
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激发了大家传承中华经典文化的热情。我校将继续以文化育人,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承与发展。(校团委 供稿)
初审:赵佳婧
复审:李 磊
终审:陈 琳